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介子学术讲坛|第四十三讲"马嘎尔尼访华事件的文学再现"


11月27日晚,伟德国际1946bv官网介子学术讲坛第四十三讲于君武馆玉林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经理、博士生导师张剑教授主讲,为伟德国际1946bv官网师生带来题为“马嘎尔尼访华事件的文学再现”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伟德国际1946bv官网经理罗选民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前往听会。




讲座伊始,张剑教授介绍了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历史事件始末,以此为开端,讲授18世纪末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在英国诗歌、小说中的反映。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嘎尔尼来华,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被视为中英两个大国的首次官方接触。张教授从这一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两方面展开论述,指出了其在英国讽刺诗歌中的体现。他表示,马嘎尔尼访华作为一个公共事件,在发生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讽刺诗人的关注。讽刺诗歌往往通过东方来看西方,用理想化的东方视角,揭露英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腐败和堕落。张教授以彼得·品达(Peter Pindar)的诗歌为例,为同学们讲解英国诗歌作品中塑造的关于中国的种种意象,他们将乾隆皇帝称为“世界的灯塔”,体现当时英国诗人对中国的理想化印象。

随后,张教授提到,马嘎尔尼访华之后,中国皇帝的形象在英国诗歌作品里悄然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英国的文学作品明显体现出对中国认知的改变,他们不再认为中国皇帝是“世界的灯塔”。当时许多英国文学作品对古代中国的传统磕头礼提出了质疑,磕头与不磕头的意象已进入话语体系,大多数诗人、作家都将其视为抗争与屈辱的象征。




提问环节中,张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如何确定研究思路的问题,张教授表示,研究思路的确定需要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深入研究。他认为任何研究都是由点开始,逐渐拓展,通过搜集大量资料打开思维。张教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讲座了解历史事件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为将来的学习研究带来启发。



最后罗选民经理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说到:“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就是人文学科的高面所在。”罗经理的总结提点同学们学习张剑教授的叙述方式,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为今后的学习打开思路。




上一条:第六届西部地区外语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伟德国际1946bv官网君武大讲坛·伟德国际1946bv官网介子学术讲坛|第四十二讲 语用学与人际交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