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文科实验班赴农学院参观学习
2022年4月28日、29日,伟德国际1946bv官网新文科实验班(汇学班)全体学员前往公司农学院昆虫展厅、多功能果树标本园参观学习。公司农学院下设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系4个系和1个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具备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作物学为广西一流学科,农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图1:农学院员工志愿者欢迎汇学班学员)
28日中午,学员们来到了昆虫展厅。农学院的员工志愿者首先欢迎了汇学班全体学员,随后,志愿者将学员们的目光引导至可食用昆虫的展板。对于很多学员们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可食用昆虫这一概念,他们纷纷表示惊奇,少数学员表示感到有些不适。
农学院志愿者向学员们介绍道,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饱吃好绝非难事。但在古代,民以食为天的老百姓们是得靠天吃饭的,气候不好,收成不好,马上就面临没饭吃的境地了。因此,古人不得不用于尝试,找到可以果腹的昆虫。其次,根据《周礼·天官》和《礼记·内则》里的记载,在秦朝以前蚂蚁卵、蝉、蜂这三种昆虫就是帝王的食品,是用于供奉皇室和祭祀的珍品。唐代诗人温庭筠曾写道“剑南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好食臭虫。时人谓之蟠虫。每散。另人采拾。得三五斤,即浮之微热水中,以抽其气尽。以酥及五味熬之。卷饼而啖。云其味甚佳。”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臭虫卷饼很好吃。由此可见,中国人食用昆虫的原因不单单是为了果腹,还有对美食的追求。
(图2:志愿者介绍可食用昆虫的烹饪方式)
在学员们在大开眼界之后,志愿者向学员们概述了研究昆虫的重要意义。昆虫不但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服务,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具体包括药用、饲用、观赏、传粉、天敌、仿生、环境清洁与监测、法医、传播传染性疾病、危害农作物等。
(图3:志愿者介绍昆虫对人类的意义)
学员们随即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各类珍稀昆虫的标本。这里的昆虫标本都是农学院的师生们在野外辛苦采集的。学员们在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美仪美态的大型蝴蝶时,也一不留神被巨型蜘蛛的标本惊出一阵冷汗。
(图4:志愿者介绍昆虫的分类法)
(图5:志愿者介绍昆虫的生命周期)
(图6:学员们围在蝴蝶标本展台前)
29日中午,学员们前往了农学院的多功能果树标本园。农学院的姜建初老师首先在园地外的榕树下热情接待了全体学员。作为此次的导览专家,他首先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树下讲座。广西是全国农业大省区,生态优势明显。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的“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图7:姜建初老师给同学的广西农业通识课)
姜老师如数家珍地向同学们介绍着广西对于国家粮食战略的意义。例如仅2021年,广西就推广优质高产水稻2356.63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6.87%;推广超级稻965.21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5.61%,推广面积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广西的特色农产品也是当仁不让。姜老师说,永福罗汉果、百色芒果,与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农产品相伴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称——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截至目前,广西已创建1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他又重点强调了甘蔗对本地农业的意义、横县茉莉花的品牌价值、柳州的螺狮粉原材料种养基地的发展等等。姜老师的树下讲座是全程脱稿演讲,统计数字脱口而出,对其专业的熟悉程度令员工们感佩不已。
随后,学员们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学员都戴上了一顶草帽,进入了标本园区。
(图8:姜建初老师向学员们介绍果园内的作物)
(图9:姜建初老师向学员们介绍果园内的作物)
接近五月,正是芒果开始陆续上市的时节。姜老师介绍道,这篇果园的芒果就有好几个品种。本地的品种桂热82号,俗称桂七芒,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熟品种,成熟期8月中、下旬。丰产稳产。外地的品种较受欢迎的主要是来自海南的台农一号芒。这是是台湾省风山热带园艺分所用海顿(Hden)和爱文(Irwin)杂交选育的矮生早熟新品种。树矮,节间短,叶窄下,抗风抗病力强,着果率高。可溶性固形物16.8%,总糖16.76%,有机酸0.12%,维生素C4.5毫克/100克,可食部分60.6%。对炭疽病抗性强,耐贮运,货架寿命长。此外,果园内还种有金煌芒、贵妃芒等品种。
(图10:姜建初老师向学员们介绍芒果的种类)
(图11:姜建初老师让学员们亲手触摸幼果)
在一个半小时的参观中,学员们还近距离接触了多个品种的荔枝、苹果、梨、树菠萝、芭蕉、莲雾等水果。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汇学班”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一带一路”双复型“1+1+1”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编号 2021110076)下的新文科实验班。该项目基于伟德国际1946bv官网双一流学科“土木建筑”和优势学科“农学”、“林学”以及新兴学科“海洋学”的学科资源,紧密对接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和产业链布局,以一门理工农学科的专业背景知识、一门大语种语言(英语或日语)、一门东盟小语种语言装备学,致力打造“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双复型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